這年總共去了香港兩次,原因說來很簡單,因為辦的電子簽證(落地簽)允許有再去一次的機會,第一次去剛好是農曆春節,第二次再去是當年三月以後。兩次的經驗可說天差地別,但我們從此愛上香港…
決定去香港也有幾個原因:一方面地方近,可以三、四天來回,其次我們常看港劇,對於香港有一種自以為是的熟稔,加上香港早就回歸了,想說就算聽不懂廣東話,至少他們聽得懂我們講的普通話吧!其實不然,去餐廳點餐,才發現怎麼很難溝通,而且拿著menu比手劃腳之後,終於上菜了,只是來的不是我點的…
春節時去香港不曉得是白癡還是天才?街上大部分的店面都關門,郵局、公園,都被外勞佔住,那特有的腔調,形成一片形似吵雜的鳥叫聲,香港人跑去哪兒了呢?我想或許跟我們一樣,也是到「國外」去旅行了吧!當然,我們不是去看人的,不看香港人,也不看外勞,除非坐下來喝咖啡,看著透明玻璃外面走過的香港人,突然發現某些港仔說中文的特有腔調應該來自於他們的舌頭比較短。
比較呆的是做了兩個錯誤的決定:其一,決定坐纜車上太平山頂,其二,決定去蘭桂坊而來不及看維多利亞港的煙火秀。第一個決定讓我們累到爆,體力透支到想死,平時坐坐纜車應該是很愜意的事情,纜車沿著山路一路往上,沿途可飽覽風景;可是大過年的,為了坐纜車只好一直排隊,很長很長的隊,好不容易等到我們坐上車,結果車上很擠,到了山頂,吃吃東西,逛一逛,為了下山,又要排隊等(沒錯,當時我們不知道有小巴這件事)。
這就是山頂廣場啦!
等纜車排隊的地方!!!
至於為何會決定去見識「蘭桂坊」呢?因為朋友在臨行前交代一定要去這個好地方,而一時不察我們跟她的差距:那就像喝茶跟喝可樂的差別。於是晚上六七點走去蘭桂坊,只是一直覺得到不了,原來迷路了,但是已經下定決心不能辜負朋友的請託,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到了。我們在蘭桂坊的牌示前拍了照,才發現這是個夜晚的天堂,如果你愛聊天、打屁、混夜生活的話。而我們到的時間不過晚上八點多,有的店面還沒開,有的半開,有的才一兩個客人在喝東西。這時,我們才想起,維多利亞港有煙火秀呀!
這就不用說了~
匆匆趕到維多利亞港,只看到黑色的夜空下,幾艘船在黑色的海水上行駛,哈哈(這是苦笑),我們錯過煙火秀了,平時在國內為了怕擠,總是在家看電視轉播,而今,自己都來到當地了,還是錯過,這能怪誰?還好維多利亞港有天星小輪撫慰我們的心,短短的行程,天星小輪載著我們載浮載沈,搖晃掉一天的疲累,兩岸包夾的是香港最著名的夜景,海風徐徐吹來…這一切就都值得了~
撫慰人心的天星小輪上,觀夜景…